释义 |
宫 宫( ɡōnɡ) ❶古为房屋的通称。《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诗·豳风·七月》:“上入执宫功。”后来专指帝王的住所。如:皇宫;宫殿。 ❷宗庙。《诗·召南·采蘩》:“于以用之?公侯之宫。”毛传:“宫,庙也。” ❸神庙。如:天后宫;洞霄宫。 ❹今以称人民群众业余活动场所。如:少年宫;工人文化宫。 ❺围;屏障。《礼记·丧大记》:“君为庐宫之。” ❻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一音级。详“五音 ❶”。 ❼亦称“腐”、“椓”。中国古代割掉男子生殖器,闭塞妇女生殖器(一说将妇女禁闭于宫中)的刑罚。五刑之一。最初用以惩罚淫罪,后来也适用于谋反、叛逆等罪。商周时期开始采用。自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有时废,至隋律才废除。 ❽古代历法以周天三十度为一宫;即周天三百六十度的十二分之一。 ❾指子宫。如:刮宫;宫外孕。 ❿姓。春秋时虞有宫之奇。出处:语词卷 • G • ɡōnɡ • 宫 宫 亦称“腐”、“椓”。中国古代割掉男子生殖器、闭塞妇女生殖器(一说将妇女禁闭于宫中)的刑罚。《周礼·秋官·司刑》郑康成注:“宫者,丈夫则割其势,女子闭于宫中,若今宦男女也。”《白虎通·五刑》云:“宫者,女子淫,执置宫中不得出也。”而马国翰《目耕帖》卷二十九载,应为用棍棒椎击女性胸腹,使胃肠下垂,压抑子宫堕入膣道,以妨交接。五刑中的一种。最初用以惩罚淫罪,孔颖达《尚书正义》:“伏生《书传》云:‘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是宫刑为淫刑也。”后来也适用于谋反、叛逆等罪。商周时期开始采用。自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有时废,至隋律才废除。出处:法学卷 • 中国法律史 • 一般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