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政区地理 • 辽宁省 • 镇、区片名
词条 | 长兴岛 |
释义 | 长兴岛 长兴岛 镇名。在辽宁省瓦房店市西部。长兴岛为中国第五大岛,镇以岛名。秦时名长生岛。唐时因在此地横山建灯塔遂改称镇山岛。北宋时因景色媲美杭州,故更名景杭岛。南宋时改称长松岛。明时复名长生岛。清时经岛商人定名长兴岛,寓意“长久兴旺发达”。1996年置镇。建有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名胜古迹有原始森林和娘娘宫、三堂庙等。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政区地理 • 辽宁省 • 镇、区片名 长兴岛 在辽宁省瓦房店市西南的渤海南部海域,北临复州湾,南隔葫芦山湾与西中岛(曾称中岛、莲花岛)相望。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11千米,面积约240平方千米。原名长王岛,新中国成立后改现名。由石英岩、灰岩、砂岩构成。主峰塔山,海拔323.7米。岛上植被繁茂,多柞、槐、杨和灌木。周围海域产鱼、虾和中药材海马、海龙。对虾、海参养殖发达。东端有明、清时重要港口,建有娘娘宫海港,并建有长兴岛大桥。岛上有新石器时代至金、元时遗址多处。水深湾阔,腹地宽广。建有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名 • 海、海峡、海湾、岛屿、半岛及岬角 长兴岛 在上海市崇明岛和吴淞口之间,南邻浦东新区。原属宝山区。2005年划入崇明县。略如蚕形,东西长约29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面积约84平方千米。始涨于清顺治年间,初为沙洲,名鸭窝沙。后经淤涨变迁,围垦筑堤,形成石头、瑞丰、潘家、鸭窝、金带、圆围等六个沙体。到1958年各沙逐渐合并始连成一体,并改名长兴岛。现已成为上海市的粮食、蔬菜及橘子等生产基地和旅游胜地。南岸有深水岸线约20千米,水深12~16米,最深处达22米。江南造船厂迁此。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名 • 海、海峡、海湾、岛屿、半岛及岬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