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学学派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在发展和继承了巴纳德(ChesterBarnard,1886—1961)的管理理论特别是决策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有西蒙、马奇(JamesG.March,1916— )。观点是:(1)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决策。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2)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搜集情况阶段,拟定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这四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3)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以往的管理学家往往把人看成是以“绝对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理性人。但这在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应该用“管理人”假设代替“理性人”假设,“管理人”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情况,采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从而可以作出令人满意的决策。(4)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经常性的活动的决策应程序化以降低决策过程的成本,只有非经常性的活动,才需要进行非程序化的决策。出处:管理学卷 • 管理学史 • 学 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