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词条 | 长城抗战 |
释义 | 长城抗战 长城抗战 中国军队在长城的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击侵华日军的作战。1933年3月4日起,日本关东军4万多人,加上伪满“靖安军”3万余人,由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在热河省(今分别划入河北、辽宁、内蒙古)分兵向古北口及其以东长城各要隘和滦东等地进犯。国民党政府以17个军约20万人,由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指挥,在界岭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和海阳镇等地抗击。守军英勇作战,多次挫败日军的进攻,但后被日军各个击破,遂逐步撤至平津城郊组织防御。日军进逼通县(今北京通州区)、牛栏山等地,对北平(今北京)形成三面包围态势。何应钦派使阵前求和,5月31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长城抗战 中国军队在长城的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击侵华日军的作战。1933年3月4日起,日本关东军4万多人,加上伪满“靖安军”3万余人,由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在热河省(1955年分别划入河北、辽宁、内蒙古)分兵向古北口及其以东长城各要隘和滦东等地进犯。中国军队以17个军约20万人,由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指挥,在冷口、喜峰口、古北口和海阳镇等地抗击。守军英勇作战,多次挫败日军的进攻,但后被日军各个击破,遂逐步撤至平津城郊组织防御。日军进逼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牛栏山等地,对北平(今北京)形成三面包围态势。何应钦派使阵前求和,5月31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军队、战争 • 战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