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同“悢悢”。惆怅;悲伤。赵蕃《口占示成父》诗:“蝉连几彻晓,有恨故浪浪。”《永乐大典》作“悢悢”。
❸流不止貌。《楚辞·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王逸注:“浪浪,流貌。”
出处:语词卷 • L • lánɡ • 浪
词条 | 浪浪 |
释义 | 浪浪 浪浪(lánɡ lánɡ) ❶拟声词。⑴雨、水倾注声,流动声。陆游《喜雨》诗:“幽人睡觉夜未央,四檐悬溜声浪浪。”赵长卿《浣溪沙·夜凉小饮》词:“露挹新荷扑鼻香,恼人更漏响浪浪。”张埜《夺锦标》词:“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声犹滴。”⑵清脆响亮的说话等声音。释师植《送李容甫归北部》诗:“先生读书不下堂,堂上有客语浪浪。”谢应芳《沁园春》词:“与山僧野老,交情淡淡;盘蔬盂饭,清话浪浪。”⑶呕吐声。蒲松龄《酒人赋》:“尘蒙蒙兮满面,哇浪浪兮沾裾。” ❷同“悢悢”。惆怅;悲伤。赵蕃《口占示成父》诗:“蝉连几彻晓,有恨故浪浪。”《永乐大典》作“悢悢”。 ❸流不止貌。《楚辞·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王逸注:“浪浪,流貌。” 出处:语词卷 • L • lánɡ • 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