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水(运渠、湖泽、陂堰、池塘、海洋等)
词条 | 浮山堰 |
释义 | 浮山堰 浮山堰 亦称“淮堰”。南朝梁天监中,为求壅塞淮水淹灌北魏寿阳城(今安徽寿县),发军民二十万众,筑堰南起浮山(在今明光市北,北临淮河)、北抵巉石(在浮山对岸)。始于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冬,十五年夏筑成。长九里,下广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树以杞柳,军垒列居其上。又凿湫东注以资宣泄。其时上游两岸数百里内皆为淮流泛滥所及,寿阳城坏,北魏被迫移戍于八公山。其年秋,淮水暴涨,堰被冲决,沿淮城戍村落十余万人皆漂入海。南朝梁普通中一度修复,此后即不见记载。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水(运渠、湖泽、陂堰、池塘、海洋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