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中国经济史 • 货币与金融
词条 | 海关两 |
释义 | 海关两 海关两 亦称“关平两”。别称“关银”。中国旧时海关征税时使用的记账银两。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后,为建立有统一标准的纳税通货,根据当时商业惯例,按中国100斤算作 133.33磅,中国1两等于583.3格令,即规定以纯银583.3格令作为1海关两。纳税时各地均以当地通用银两折合计算。如海关两100两,在上海等于规元111.4两,在天津等于行化105两,在汉口等于洋例108.75两等。1930年1月废除海关两,2月1日起改用“海关金单位”。 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中国经济史 • 货币与金融 海关两 亦称“关平两”。别称“关银”。中国旧时海关征税时使用的记账银两。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为建立有统一标准的纳税通货,根据当时商业惯例,按中国100斤算作 13313 磅,而中国1斤等于16两,1磅等于16盎司,则中国1两应等于 113盎司,1盎司又等于437.5格令。故中国1两等于583.3格令,即规定以纯银583.3格令作为1海关两。纳税时各地均以当地通用银两折合计算。如海关两100两,在上海等于规元111.4两,在天津等于行化105两,在汉口等于洋例108.75两等。1930年1月废除海关两,2月1日起改用“海关金单位”。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其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