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府 府( fǔ) ❶古时国家收藏财物或文书的地方。如:府库;府银。《礼记·曲礼下》:“在官言官,在府言府。”郑玄注:“府,谓宝藏货贿之处也。”《说文·广部》:“府,文书藏也。” ❷古时管理财货或文书的官。《周礼·地官》有泉府,汉有少府,都是管财货的。《周礼·天官·宰夫》:“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郑玄注:“治藏,藏文书及器物赞治若今起文书草也。” ❸官署的通称。如:官府;公府。古乐府《陌上桑》:“冉冉府中趋。”也指达官贵人的住宅。如:相府;王府。 ❹对别人住宅的尊称。如:尊府;府上。 ❺唐至清代行政区划名称。唐升京师、陪都和皇帝驻跸所在地的州为府,宋设置渐多,隶属于路;元或隶属于省,或隶属于路;明清隶属于省。 ❻指事物或人物汇集之处。如:乐府;学府。陆机《文赋》:“游文章之林府。” ❼通“腑”。《素问·脉解》:“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王冰注:“藏,脾也;府,胃也。” ❽通“俯”。《列子·周穆王》:“王府而视之。” ❾姓。汉代有府悝。出处:语词卷 • F • fǔ • 府 府 ❶秦以前为收藏文书、财物之所。后泛指官署,凡百官治事之所皆称府。汉代沿称,如三公府、郡府。 ❷官吏名。《周礼》天官之属,掌管财赋官员的通称。隋、唐、五代中央及地方机构多置,无一定职掌,盖为供派遣差使的勤杂人员。 ❸唐至清代的行政区划。唐自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先后升京师、陪都和皇帝驻跸所在地的州为府。宋代设置渐多,隶属于路。明、清时为主要的二级行政区划,隶属于省。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府 唐至清代行政区划名称。唐升京师、陪都和皇帝驻跸所在地的州为府,宋设置渐多,隶属于路;元或隶属于省,或隶属于路;明、清隶属于省。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一般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