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韵书
释义
韵书
韵书yùn shū  分韵编排的字典,为写作韵文时检查同韵字之用。现存韵书,大都先分四声,再分韵部。凡同声调同韵的字为一部,取其中一个字为标目,用反切注音。如《广韵》。
出处:语词卷 • Y • yùn • 韵
韵书  按字头的韵部分类编排,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也供韵文押韵参考的古代汉语辞书。大多也有对字义的解释,能起字典的作用。现存韵书多先分四声,再分韵部。最早的韵书有三国魏李登《声类》、晋代吕静《韵集》等,均已不传。隋代陆法言《切韵》只余残卷,后世对此书迭有修订,如宋代陈彭年《广韵》。但《切韵》一系韵书与后世实际语音不符合。元代周德清根据北方语音编制的《中原音韵》分19韵,每韵下再分四声,是对古代韵书的重大改革。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辞书 • 总论
韵书  “字书”“义书”的对称。分韵编排的字典,为韵文押韵检字以及正音之用。现存韵书,大都先分四声,再分韵部。凡同声调同韵的字为一部,取其中一字为标目,用反切注音。如《广韵》第一、二两卷为平声,第三卷上声,第四卷去声,第五卷入声;平声之中又分“东、冬、锺、江……”诸韵部;东部之中又立“东、同、中、虫……”诸小韵,分别用“德红切、徒红切、陟弓切、直弓切……”注音。最早的韵书有三国魏李登《声类》、晋代吕静《韵集》等,均已不传。隋代陆法言《切韵》,不仅是实用的书,也是审音的书,原书亦不传。近代发现几种唐写本《切韵》残卷,有人认为其中一种最接近陆氏原本,因而考定《切韵》分一百九十三韵。唐代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为增订《切韵》而作,分一百九十五韵,今尚完整。宋代陈彭年等《广韵》也是增订《切韵》的,分二百零六韵。这两部书是研究《切韵》音系的重要资料。《切韵》所记录的是隋和初唐时代的语音,由于实际语音的演变,《广韵》就显得分韵太繁,不便应用,金人始并为一百零六韵,即所谓“平水韵”。元明清以来,科举考试诗赋,文人作近体诗歌,都以平水韵为准。《切韵》一系的韵书,无论如何改编,都不合后代的实际语音,于是元代周德清根据北方语音编制《中原音韵》,分十九韵;每韵再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这是韵书上的一大改革。
出处:语言学卷 • 音韵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