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顶枝学说
释义
顶枝学说
顶枝学说  由德国植物学家齐默尔曼(Walter Max Zimmerman,1892—1980)1930年提出的学说。认为泥盆纪莱尼蕨植物为最原始的陆生植物,其两叉分枝的孢子体由顶枝和中干两种形态学单位组成顶枝系统。在系统发育中通过五种基本过程进化成孢子体:(1) 耸出(或称越顶)分化茎轴和叶;(2) 扁化形成具两叉分枝脉的叶;(3) 顶枝退化成为小形叶的起源;(4) 能育的顶枝下弯导致楔叶蕨盾状孢囊柄特化;(5) 经顶枝并合与蹼化产生大形叶,并形成网状脉序,在茎中由分开的中柱经并合出现网状中柱。对近代形态学研究有较大启发和指导意义。
顶枝系统演化的五种基本过程
  1. 耸出 2. 扁化 3. 退化 4. 下弯5~6. 并合 5. 并合与蹼化6. 并合与连接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植物部分 • 植物形态学 • 植物解剖学 • 植物胚胎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