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外国建筑历史
词条 | 凡尔赛宫 |
释义 |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Palais de Versailles) 原为法国国王的狩猎行宫。位于巴黎西南凡尔赛。始建于16世纪。17世纪末在国王路易十四的推动下开始大规模改建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存规模。包括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花园纵深约3千米,布有水池、几何形的道路网和修剪成形的花圃、树丛,并有小亭、台阶、雕像和喷泉等。宫殿南北总长达580米,中央为王宫,其他为王子和亲王的宫室,以及王权政府办公处、教堂和歌剧院等。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主要设计人是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1646—1708);花园是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设计人是勒诺特(Andr Le Notre,1613—1700)。其规模与风格曾被当时欧洲各国君主所模仿。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于此。 凡尔赛宫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外国建筑历史 凡尔赛宫(Palais de Versailles) 原为法国国王的狩猎行宫。位于巴黎西南凡尔赛。始建于16世纪。17世纪末在国王路易十四的推动下开始大规模改建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存规模。包括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花园纵深约3千米,布有水池、几何形的道路网和修剪成形的花圃、树丛,并有小亭、台阶、雕像和喷泉等。宫殿南北总长达580米,中央为王宫,其他为王子和亲王的宫室,以及王权政府办公处、教堂和歌剧院等。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主要设计人是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1646—1708);花园是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设计人是勒诺特(Andr Le Notre,1613—1700)。其规模与风格曾被当时欧洲各国君主所模仿。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于此。 凡尔赛宫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园 林 凡尔赛宫 法国帝王行宫。在巴黎西南凡尔赛市。始建于16世纪。17世纪末屡经改建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存规模。包括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形体对称,轴线为东西向。花园纵深约3千米,布有水池、几何形的道路网和修剪成型的花圃、树丛,并有小亭、台阶、雕像和喷泉等。宫殿南北全长402米,中央为王宫,其他为王子和亲王的宫室以及王权政府办公处、教堂和歌剧院等。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主要设计人是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1646—1708);花园是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设计人是勒诺特。其规模与风格曾被当时欧洲各国君主所模仿。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于此。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作品 • 外国 凡尔赛宫(Palais de Versailles) 法国封建时代著名王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18千米的凡尔赛城。原为法国国王的狩猎行宫。始建于16世纪。17世纪末屡经改建、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存规模。包括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3部分,占地111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花园纵深约3千米,布有水池、几何形的道路网和修剪成型的花圃、树丛,并有小亭、台阶、雕像和喷泉等。宫殿南北全长402米,中央为王宫,其他为王子和亲王的宫室以及王权政府办公处、教堂和歌剧院等。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主要由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1646—1708)设计;花园是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由勒诺特(André Le Notre,1613—1700)设计。其规模与风格曾被当时欧洲各国君主所模仿。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于此。 凡尔赛宫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外国文物与博物馆 • 外国文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