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H • hǎi • 海
词条 | 海啸 |
释义 | 海啸 海啸(hǎi xiào) 由海底地震或风暴造成的海水剧烈波动。 出处:语词卷 • H • hǎi • 海 海啸 亦称“津波”、“津浪”。由海底剧烈的地壳变动、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引起的巨浪。一般在地震构造运动出现垂直断层、震源深度小于20 ![]() ![]() ![]()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物理学 • 物理海洋学 海啸 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塌陷和滑坡等原因所激起的巨浪。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震源深度小于20~50千米,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海啸主要分布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南部和西南部,夏威夷群岛,中南美和北美。海啸传到海岸时,波高极高,流速很大,能骤然形成水墙,猛烈冲击岸边,可使堤岸决口,舰船沉没,造成严重灾害。 出处:军事卷 • 军事气象 • 空间天气 • 水文 海啸 亦称“津波”、“津浪”。由海底剧烈的地壳变动、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和海洋水下核爆炸等引起的海水长周期波动现象。一般在地震构造运动出现垂直断层、震源深度小于20~50千米和里氏震级大于6.5的条件下发生。波长为几十至数百千米;周期为2~40分钟;波速可达约720千米/时。波高在外海不明显,仅1~2米,不易被觉察。当传播到浅海时,由于水深逐渐减小和岸线地形影响,海啸波发生绕射、辐合或共振,传播速度有所减慢,波高急剧增大,可达几米至十余米,甚至数十米,形成近似直立的“水墙”。破坏力极大,常造成岸堤决裂、船舶倾覆、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严重伤亡等灾害。世界上有记载的大海啸有十余次,主要发生在太平洋海域,印度洋海域也有发生。如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的大海啸,造成超过30万人的死亡。人类尚未完全认识海啸。 出处:建筑水利卷 • 水 利 • 港口工程和海岸工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