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地理卷 • 古代中西交通 • 隋
词条 | 康国乐 |
释义 | 康国乐 康国乐 隋、唐官方制定的九部或十部燕乐之一,因源自康国(中亚粟特)而得名,北周时经突厥人中介,传入中国内地。《隋书·音乐志》:“(康国乐)起自周武帝娉北狄为后,得其所获西戎伎,因其声。歌曲有《戢殿农和正》,舞曲有《贺兰钵鼻始》、《末奚波地》、《农惠钵鼻始》、《前拔地惠地》等四曲。乐器有笛、正鼓、加鼓、铜拔等四种,为一部。工七人。”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古代中西交通 • 隋 康国乐 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之一。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舞者2人,服饰为绯袄、锦领袖、绿绫裈裆袴、白袴帑、赤皮靴。舞曲有《贺兰钵鼻始》、《末溪波地》等,歌曲名为《戢殿农和正》。乐工7人,着皂丝布头巾、绯丝布袍、锦褾领。乐器为笛二,正鼓、和鼓、铜鼓各一。《旧唐书·音乐志》载:康国乐“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施”。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舞蹈 • 名词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