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德格尔
释义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弗赖堡大学哲学博士。历任马堡大学、弗赖堡大学教授。1933年曾任弗赖堡大学校长。其学术思想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现象学时期。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末,代表作为《存在与时间》。认为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在”是最普遍的范畴,其他各范畴(在者)都可从中得到推演或定义,而“在”本身却不可定义。“在”被认为是语言中广泛使用的系词“是”的概括,因而又被认为是自明的。人因有领悟自身之“在”的能力而成为显现万物(在者)的澄明之所,它是追问“在”的意义问题的出发点,从人是领悟自身之“在”的在者的角度看,人是“此在”。海德格尔将通过对“此在”的生存状态分析寻求“在”的意义的理论称为基本本体论。(2)转折时期。30年代初期起,从对“此在”的生存状态的分析转到侧重于阐述“在”的意义之被遗忘的过程,其中已经孕育了把“在”看作是“天道”的显露的思想。这一期间的作品有《真理的本质》和《柏拉图的真理学说》等。(3)思的时期。以1947年发表的《论人道主义的信》为开端,明确提出“在”的更深刻的根源在于“天道”的显露,甚至把“在”比作中国老子哲学中的道。认为人是作为“天道”的“在”借以显露出来的一片澄明的领域,人是“在”的看护者。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思想、语言、艺术、诗歌、技术都是以“在”为源泉的。追问“在”的意义问题也就成了“天道”的探寻,并主张人应当努力使自己的生活符合“天道”。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论文集《林中路》、《走向语言的道路》等。海德格尔对西方学术界的影响是多方面和深刻的。主要著作还有《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什么是形而上学》《同一与差异》《形而上学导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等。
出处:哲学卷 • 科学技术哲学 • 人 物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弗赖堡大学哲学博士。历任马堡大学、弗赖堡大学教授。1933年曾任弗赖堡大学校长。其学术思想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现象学时期。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末,代表作为《存在与时间》。认为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在”是最普遍的范畴,其他各范畴(在者)都可从中得到推演或定义,而“在”本身却不可定义。“在”被认为是语言中广泛使用的系词“是”的概括,因而又被认为是自明的。人因有领悟自身之“在”的能力而成为显现万物(在者)的澄明之所,它是追问“在”的意义问题的出发点,从人是领悟自身之“在”的在者的角度看,人是“此在”。海德格尔将通过对“此在”的生存状态分析寻求“在”的意义的理论称为基本本体论。(2)转折时期。30年代初期起,从对“此在”的生存状态的分析转到侧重于阐述“在”的意义之被遗忘的过程,其中已经孕育了把“在”看作是“天道”的显露的思想。这一期间的作品有《真理的本质》和《柏拉图的真理学说》等。(3)思的时期。以1947年发表的《论人道主义的信》为开端,明确提出“在”的更深刻的根源在于“天道”的显露,甚至把“在”比作中国老子哲学中的道。认为人是作为“天道”的“在”借以显露出来的一片澄明的领域,人是“在”的看护者。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思想、语言、艺术、诗歌、技术都是以“在”为源泉的。追问“在”的意义问题也就成了“天道”的探寻,并主张人应当努力使自己的生活符合“天道”。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论文集《林中路》、《走向语言的道路》等。海德格尔对西方学术界的影响是多方面和深刻的。主要著作还有《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什么是形而上学》《同一与差异》《形而上学导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等。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弗赖堡大学哲学博士。历任马堡大学、弗赖堡大学教授。1933年曾任弗赖堡大学校长。其学术思想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现象学时期。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末,代表作为《存在与时间》。认为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在”是最普遍的范畴,其他各范畴(在者)都可从中得到推演或定义,而“在”本身却不可定义。“在”被认为是语言中广泛使用的系词“是”的概括,因而又被认为是自明的。人因有领悟自身之“在”的能力而成为显现万物(在者)的澄明之所,它是追问“在”的意义问题的出发点,从人是领悟自身之“在”的在者的角度看,人是“此在”。海德格尔将通过对“此在”的生存状态分析寻求“在”的意义的理论称为基本本体论。(2)转折时期。30年代初期起,从对“此在”的生存状态的分析转到侧重于阐述“在”的意义之被遗忘的过程,其中已经孕育了把“在”看作是“天道”的显露的思想。这一期间的作品有《真理的本质》和《柏拉图的真理学说》等。(3)思的时期。以1947年发表的《论人道主义的信》为开端,明确提出“在”的更深刻的根源在于“天道”的显露,甚至把“在”比作中国老子哲学中的道。认为人是作为“天道”的“在”借以显露出来的一片澄明的领域,人是“在”的看护者。人的一切创造性活动:思想、语言、艺术、诗歌、技术都是以“在”为源泉的。追问“在”的意义问题也就成了“天道”的探寻,并主张人应当努力使自己的生活符合“天道”。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论文集《林中路》、《走向语言的道路》等。海德格尔对西方学术界的影响是多方面和深刻的。主要著作还有《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什么是形而上学》《同一与差异》《形而上学导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德 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