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外国建筑历史
词条 | 凯旋门 |
释义 | 凯旋门 凯旋门 西方为庆贺军队征战胜利建造的独立式纪念性建筑。最早出现于公元初罗马帝国时期。多建造在城市的主要街道中或广场上。用石砌筑,形似门楼。有两种形制:(1)三开间,只中央一跨为拱门,如罗马第度凯旋门;(2)中央一跨是大拱门,两侧各一小拱门,显得更为隆重。凯旋门的门头、挑檐饰带,以及拱门与基座由柱式组合成整体,历史上罗马式凯旋门被不断建造,用作为君主歌功颂德的纪念建筑,如17世纪路易王朝的巴黎圣德尼大门和19世纪拿破仑时代的星形广场、巴黎凯旋门等。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外国建筑历史 凯旋门 古罗马奴隶制统治者为炫耀胜利与战绩而建的一种纪念性建筑。以后的欧洲封建帝王也效仿建造。用石砌成,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券门洞,上刻浮雕。通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或广场上。如罗马第度凯旋门(建于公元82年)、法国巴黎雄狮凯旋门(亦称“军队光荣凯旋门”,建于1806—1836年)等。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外国文物与博物馆 • 外国文物 凯旋门 长篇小说。德国雷马克作(1946年)。柏林某大医院的外科主任医生路德维希·弗雷森因掩护过两个遭纳粹通缉的朋友,被关入集中营,受尽酷刑,妻子茜皮尔在监禁拷打中被逼自缢身亡。后来他逃出集中营,流亡巴黎,化名雷维克。某晚,在塞纳河畔邂逅孤独无助的意大利女人琼恩,相同的境遇使两人彼此相爱。不久雷维克在巴黎街头意外地发现当年刑讯他、并折磨死他妻子的纳粹秘密警察头目哈克。为了报仇雪恨,他忍痛离开琼恩,用尽一切办法跟踪哈克,终于在一个深夜将哈克诱骗至郊外处死。但他却没能及时救助遭同居男友枪击的琼恩,眼看她死在自己的怀里。最后在法国向德国的“宣战”声中,雷维克及其他流亡者被法国警察逮捕,坐着囚车经过凯旋门,直往拘留营。有中译本。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德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