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史 • 人物
词条 | 何启 |
释义 | 何启 何启(1859—1914) 清广东南海(今佛山)人。字迪之,号沃生。毕业于香港中央书院。曾留学英国,学习医学和法律。创办雅丽氏书院,附设有西医书院。参与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参与广州起义,起草对外宣言。反对和西方对抗,主张对外通商,修建铁路。和胡礼垣合著有《新政真诠》。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史 • 人物 何启(1859—1917) 清末广东南海(治今广州)人,字迪之,号沃生。1872年(同治十一年)香港中央书院(后改名皇仁书院)毕业,就读英国帕尔玛学校。1875年(光绪元年)入阿伯丁大学学医。1879年毕业,入林肯法学院。1882年毕业,回香港执业律师。1887年创办雅丽氏医院,发起设立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即于是年自皇仁书院转学该校,与其结识。1890年出任香港立法局华人议员。1895年支持乙未广州之役,起草英文对外宣言。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为兴中会草拟《平治章程》,在香港总督卜力(Henry Arthur Blake,1840—1918)怂恿下,参与推动兴中会与李鸿章合作,策划两广独立,未果。1911年被胡汉民聘为广东都督府顾问官。1913年西医书院并入香港大学,同年获授爵士衔。长期与胡礼垣分别或合作撰著政治论文,宣传实行新政,由胡汇编为《新政真诠》出版。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何启(1859—1914) 清末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迪之,号沃生。香港中央书院(后改为皇仁书院)毕业后,1872年(同治十一年)赴英留学。1882年(光绪八年)回香港当律师。自1887年起,用英文发表不少政论文章,由胡礼垣(1847—1916)译为中文,汇编为《新政真诠》出版。主张革新政治,实行选举,设立议院。1890年任香港立法局华人议员。1895年参与孙中山筹划的广州起义活动,起草对外宣言。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在香港总督卜力(Henry Arthur Blake,1840—1918)授意下,草拟《平治章程》,建议兴中会与两广总督李鸿章(1823—1901)合作,据两广“独立”。1909年(宣统元年)任香港大学助捐董事会主席。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