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词条 | 廖世承 |
释义 | 廖世承 廖世承(1892—1970) 中国教育家。字茂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就学于清华学校高等科,留学美国布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校教授,兼东南大学附中主任,参与创办南京高师心理实验室,首开心理测验的实验,并在附中开展道尔顿制实验,有全国影响。1927年任教于光华大学,任副校长兼附中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在湖南蓝田任国立师范学院院长。1947年回上海,任光华大学副校长、代理校长、校长。1951年起历任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副校长、上海第一师范学院院长、上海师范学院院长等职。曾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上海市委第一副主任委员。注重教育实验和教育科学研究,积极提倡和推行智力测验,组建了中国较早的心理学实验室。对中学教育和师范教育有深入研究。著有《教育心理学》、《测验概要》、《教育测验和统计》、《中国职业教育问题》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廖世承(1892—1970) 中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字茂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1912年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留学美国,1919年获美国布朗大学哲学博士和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育科教授,致力于教育科学实验,参与创建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之一,即南京高等师范心理学实验室,并与陈鹤琴一起进行心理实验的研究。1917年筹建南京高师附中,1919年建成一院,1921年建成二院,属教育科领导,任主任。1927年在上海创办光华大学,任副校长兼附中主任。八一三事变后,去湖南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先后任光华大学副校长、校长。1951年,光华、大夏等高校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任副校长。1956年后任上海第一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院长。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三、四届上海市政协常委,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上海市委第一副主席、上海教育学会会长。主要编著有《教育心理学》(1924年)、《东南大学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1924年)、《测验概要》(与陈鹤琴合编,1925年)。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中国心理学史 •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