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打孔;挖通。如:凿岩机。《诗·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汉书·严安传》:“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又开通。参见“凿空”。
❸榫眼;榫卯。《楚辞·九辩》:“圜(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枘,榫头。
❹孔窍。《荀子·哀公》:“五凿为正(政)。”杨倞注:“谓耳、目、鼻、口及心之窍也。”
❺确实。如:确凿。
❻穿凿附会。《孟子·离娄下》:“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 另见zào,zú,zuò。
出处:语词卷 • Z • záo • 凿
词条 | 凿 |
释义 | 凿 凿〔鑿〕(záo,读音zuò) ❶楔入工件以切去材料的手工具。钢制杆状,下端为楔形或锥形,端末有刃口。工作时,用锤敲击上端。有平凿(扁凿)、狭凿(尖嘴凿)、菱形凿和圆弧凿等。常用于金工、石工和木工等。 ❷打孔;挖通。如:凿岩机。《诗·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汉书·严安传》:“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又开通。参见“凿空”。 ❸榫眼;榫卯。《楚辞·九辩》:“圜(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枘,榫头。 ❹孔窍。《荀子·哀公》:“五凿为正(政)。”杨倞注:“谓耳、目、鼻、口及心之窍也。” ❺确实。如:确凿。 ❻穿凿附会。《孟子·离娄下》:“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 另见zào,zú,zuò。 出处:语词卷 • Z • záo • 凿 凿〔鑿〕(zào) 隧道。《汉书·刘向传》:“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 另见záo,zú,zuò。 出处:语词卷 • Z • zào • 凿 凿〔鑿〕(zú) ❶镌刻,雕镂。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戈造于先,铭勒于后,故文凿而非铸。” ❷通“镞”。箭;箭头。董解元《西厢记》卷二:“与张弓怎发金凿。” 另见záo,zào,zuò。 出处:语词卷 • Z • zú • 凿 凿〔鑿〕(zuò) 通“糳”。舂糙米为精米。《左传·桓公二年》:“粢食不凿。” 另见záo,zào,zú。 出处:语词卷 • Z • zuò • 凿 凿 楔入工件以切去材料的手工具。钢制杆状,下端为楔形或锥形,端末有刃口。工作时,用锤敲击上端。有平凿(扁凿)、狭凿(尖嘴凿)、菱形凿和圆弧凿等。常用于金工、石工和木工等。 出处:机械电气卷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 • 机床工具 凿 青铜工具。通体狭长,两侧边直下内收,刃作窄弧刃,单面或双面刃,直銎口,纳直木柄。用作在木头上挖槽、凿孔的工具。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器物 • 青铜器 • 器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