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节度使
释义
节度使
节度使jié dù shǐ  官名。始于初,初系临时特任性质,中宗后逐渐常设于边疆军事冲突地区。玄宗时与北方契丹等族战争频繁,节度使权力日重;中叶后,遍设全国各地,总揽辖区内军、民、财政。辖境大小不等,同中央抗衡,是造成末军阀割据的基础。北宋初,中央收回兵权,节度使仅作荣宠有功将令的虚衔。辽金仍沿制设此官。废。
出处:语词卷 • J • jié • 节
节度使  官名。唐初承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睿宗景云年间薛讷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始有此称。玄宗天宝初,沿边有九节度使、一经略使。授职时赐予双旌双节,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辖区各州刺史(玄宗时称郡守)均为其下属,本身兼任驻地州刺史。安史乱后,内地多设,辖境大小自十余州至二三州不等。凡节度使所辖地区多兼军号,如泽潞号昭义军,鄂岳号武昌军之类。其时河北等地节度使拥兵自大,传位于子孙或部下,不奉朝命,世称藩镇。五代时增设更多,废置不常。至北宋初,中央收回兵权,节度使始专作将相及宗室勋戚荣衔,并不赴任,赴任亦无实权。元丰三年(1080年)以其带中书令、侍中或同平章事衔者改为开府仪同三司,余者升二品。惟辽金仍沿唐制设此官。元废。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节度使  官名。唐时都督带使持节者称节度使。唐初沿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唐睿宗景云中,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始有节度使的称号。玄宗天宝初,沿边有九节度使、一经略使。授职时赐给双旌双节,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之各州刺史(玄宗时称郡守)均为其下属,本身并兼任所驻在之州刺史。安史之乱后,内地亦多设立节度使。辖境大小,自十余州至二三州不等。凡节度使所辖地区多兼军号,如泽潞号昭义军,鄂岳号武昌军之类。其时河北及另一些地区的节度使纷纷拥兵自大,传位于子孙或部下,不奉朝命,世称藩镇。五代时节度使设置更滥,废置亦不常。至北宋初,中央收回兵权,节度使始专作将相及宗室勋戚的荣衔,并不赴任,或赴任而无实权。唯辽金仍沿唐制设此官。元废。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中国政治制度 • 古 代
节度使  中国古代武官名。三国时吴主孙权置节度官,以典掌军粮。唐初沿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睿宗景云中,薛讷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始有节度使的称号。玄宗天宝初,沿边有九节度使、一经略使。授职时赐给双旌双节,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之各州刺史(玄宗时称郡守)均为其下属,本身并兼任所驻在之州刺史。安史之乱后,内地亦多设立节度使。辖境大小,自十余州至二三州不等。凡节度使所辖地区多兼军号,如泽潞号昭义军,鄂岳号武昌军之类。其时河北及另一些地区的节度使纷纷拥兵自大,传位于子孙或部下,不奉朝命,世称藩镇。五代时各地添设的节度使更多,废置亦不常。至北宋初,中央收回兵权,节度使始专作将相及宗室勋戚的荣衔,并不赴任,或赴任而无实权。惟辽金仍沿唐制设此官。元废。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著作 • 军队和武职名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