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J • jié • 节
词条 | 节气 |
释义 | 节气 节气(jié qì) 根据昼夜的长短、中午日影的高低等,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二十四个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如立春、雨水等。节气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关系。如:节气不饶人;清明了,该春播了,别错过节气。《论衡·寒温》:“寒温天地节气,非人所为明矣。” 出处:语词卷 • J • jié • 节 节气 ❶泛指二十四节气。 ❷二十四节气中(节气和中气)的一类。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在古代,节气有时指一段时间,例如,太阳黄经从15°增加到30°这段时间称为“清明”。现今,节气都是指时刻,即太阳黄经等于15°时称为“清明”,如2004年为4月4日18时43分。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历 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