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开元寺
释义
开元寺
开元寺  中国佛教寺院。在福建省泉州市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二塔等。大雄宝殿立石柱百根,亦称百柱殿,系明代遗物。大殿前立有石塔两座,西塔名仁寿,高46米,东塔名镇国,高48米,均为南宋重建,八角五层,塔身上下布满精美浮雕。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为全国重点寺院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开元寺  中国佛教寺院。在台湾省台南市。为台南四大古刹之一。原为明延平郡王郑经为其母董太夫人所建北园别馆。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巡道王效宗,总镇王化行增建亭台,改为佛寺,称“海会寺”。乾隆十五年(1750年)巡道书成再修,改名“榴环寺”。嘉庆五年(1800年),提督哈当阿重修增建,改今名。寺内文物颇多,有古匾、郑经井等,尤以郑成功所遗碗盏3个,墨迹一幅,最为珍贵。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开元寺  中国寺院。在今福建泉州西街。创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今名。元末毁于战乱,明洪武年间重建,历代屡有修葺。寺院东西宽300米,南北长260米。沿中轴线布置有紫云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及东西廊庑等。两侧翼另有祠堂院馆诸建筑及东、西塔。大雄宝殿为寺内主殿,是重檐歇山顶的明代建筑。面阔九间,进深六间,通高20米,面积达1387平方米,气势恢宏壮观,号称“百柱殿”。大殿前立有石塔两座,西塔名仁寿,高46米,东塔名镇国,高48米,均为南宋重建,八角五层,塔身上下布满精美浮雕。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作品 • 中国
开元寺  在福建省泉州市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二塔等。大雄宝殿立石柱百根,亦称“百柱殿”,系明代遗物。大殿前立有石塔两座,西塔名“仁寿”,高46米;东塔名“镇国”,高48米,均为南宋重建,八角五层,塔身上下布满精美浮雕。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福建省
开元寺  在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等。历代均有维修,仍保留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代的建筑艺术。占地2万平方米。寺内保存有唐代栏板石刻78块和北宋重达3000余斤大铜钟、明代金木雕千佛塔、清雍正版《大藏经》等文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广东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