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很;甚。偏至之词。如:颇多;颇久;颇有见地。陆游《自唐安徙家来和义出城迎之马上作》诗:“颇思投笔去。”
❸稍微;略微。不尽之词。《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❹姓。明代有颇廷相。
出处:语词卷 • P • pō • 颇
词条 | 颇 |
释义 | 颇 颇〔頗〕(pō) ❶偏颇;不平正。《左传·昭公二年》:“君刑已颇,何以为盟主?”《离骚》:“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❷很;甚。偏至之词。如:颇多;颇久;颇有见地。陆游《自唐安徙家来和义出城迎之马上作》诗:“颇思投笔去。” ❸稍微;略微。不尽之词。《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❹姓。明代有颇廷相。 出处:语词卷 • P • pō • 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