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dch/16_1487829841_328/pic/jpeg/rId57.jpeg)
1.东宫门 2.彩画长廊 3.排云殿 4.佛香阁 5.昆明湖 6.玉带桥 7.西湖 8.养水湖 9.南湖岛 10.十七孔桥 11.镇水铜牛 12.长堤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园 林
词条 | 颐和园 |
释义 | 颐和园 颐和园 中国四大著名园林之一。著名古典皇家园林,位于北京海淀。原为帝王行宫。金贞元年(1153年)完颜亮设为行宫,明时改为皇室的“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始,经10多年整修扩建,遂名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移用海军经费重建,改名“颐和园”,作为避暑游乐兼理朝政之地。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1903年再次修复。辛亥革命后,于1924年辟为公园。占地约290公顷。水面占四分之三。主要由东宫、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全园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东宫门内有仁寿殿、德和园、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等,庭院毗连。水天空阔的昆明湖畔,蜿蜒728米的彩画长廊(273间),把前山的排云殿、宝云阁、听鹂馆、画中游和清宴舫等主要建筑统为一体,增加了景色层次。万寿山上有佛香阁,是全园的标志建筑,踞山面水,宏伟壮观。昆明湖东知春亭,据岛临湖,垂柳环绕。东岸十七孔桥犹如一道长虹飞架湖心,联系着绿荫掩映的南湖岛,桥头有廓如亭和镇水铜牛。昆明湖西纵穿南北的一线长堤,上有玉带桥等六座。谐趣园在园内东北角,是自成一体的“园中之园”。后山,林木葱郁,幽静自然。其后湖建有仿江南水乡小镇的苏州街(俗称“买卖街”)长300余米。另园外又借景西山和玉泉山之景,扩大空间。颐和园既具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又吸收江南园林清秀雅致空灵,是我国古典园林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地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1.东宫门 2.彩画长廊 3.排云殿 4.佛香阁 5.昆明湖 6.玉带桥 7.西湖 8.养水湖 9.南湖岛 10.十七孔桥 11.镇水铜牛 12.长堤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园 林 颐和园 中国园林。在今北京海淀区。原为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的行宫,明时皇室改建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开始兴建清漪园(即颐和园的前身),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修,改为今名,二十六年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二十九年修建为今存之园,占地面积约290万平方米,水面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万寿山为中心,前山有728米彩画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著名建筑。面临昆明湖,点缀清晏舫(石舫)、知春亭、十七孔桥和凤凰墩等。东宫门内有仁寿殿、德和园、乐寿堂、玉澜堂等一系列建筑。后山苍林修竹。东北角的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富江南园林情趣。西有桃柳夹道的长堤。园外借用西山、玉泉山之景,景物曲折多变,形成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布局,体现中国园林艺术的高度技巧,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地位。1924年辟为公园。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作品 • 中国 颐和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北京海淀区。原为帝王行宫花园。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设为行宫,明时皇室改建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又改建,名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移用海军经费重建,改名颐和园。面积约2.9平方千米,水面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万寿山为中心,前山有728米彩画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著名建筑。面临昆明湖,点缀清晏舫(石舫)、知春亭、十七孔桥和凤凰墩等。东宫门内有仁寿殿、德和园、乐寿堂、玉澜堂等一系列建筑。后山苍林修竹。东北角的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富江南园林情趣。西有桃柳夹道的长堤。园外借用西山、玉泉山之景,景物曲折多变,形成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布局,体现中国园林艺术的高度技巧,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地位。1924年辟为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农业科学卷 • 林 业 • 园林、绿化 • 绿化、园林建设 颐和园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原为帝王行宫花园。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设为行宫,明代皇室改建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又改建,名“清漪园”,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888年(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移用海军经费重建,改名“颐和园”。面积约2.9平方千米,水面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万寿山为中心,前山有728米彩画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著名建筑。面临昆明湖,点缀有清晏舫(石舫)、知春亭、十七孔桥和凤凰墩等。东宫门内有仁寿殿、德和园、乐寿堂、玉澜堂等一系列建筑。后山苍林修竹。东北角的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富江南园林情趣。西有桃柳夹道的长堤。园外借用西山、玉泉山之景,景物曲折多变,形成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布局,体现中国园林艺术的高度技巧,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地位。1924年辟为公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北京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