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辞书 • 中外辞书
词条 | 切韵 |
释义 | 切韵 切韵 汉语韵书。隋代陆法言著。陆曾与刘臻、萧该、颜之推等讨论音韵问题,后据此编著《切韵》。成书于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书已失传。20世纪初以来,陆续发现不少唐五代的写本和刻本。据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考会》卷八所载孙愐《唐韵序》,《切韵》收字11 500个左右,全书5卷,共分193韵。分韵的标准除了韵母本身的差别以外,还考虑到声调,同一个韵母,声调不同也分成不同的韵。一韵之内的字,按同音关系分成小组,后来通称小韵。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辞书 • 中外辞书 切韵 ⑴ 隋陆法言撰。5卷。成书于仁寿元年(601年)。原书久佚。近几十年发现几种唐写本韵书,从而考定《切韵》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部目次序不及《广韵》整齐,字数较少,注亦较略。此书的编撰目的,一方面是为诗文创作中的选韵检字之用,另一方面又是为语音的辨正和研究之用,所反映的大致是以当时的洛阳音为主的标准音或读书音。此书为唐宋韵书之祖,汉语音韵学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关于此书的研究,主要有陆志韦《古音说略》、李荣《切韵音系》、邵荣芬《切韵研究》、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日本上田正《切韵逸文的研究》等。参见“唐五代韵书集存”。 ⑵ 唐李舟撰。书已不传。北宋徐铉《说文解字篆韵谱》以本书为主要参考,据此可知本书的分韵和体例概貌。清代王国维有《李舟切韵考》。 出处:语言学卷 • 著作 文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