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花之安
释义
花之安
花之安Ernst Faber1839—1899  德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汉学家。1862年毕业于巴门神学院。又先后入瑞士巴塞尔、德国杜宾根等大学进修。1864年加入德国基督教礼贤会,是年被派到中国。初在广东内地学习中文,同时实习传教。不久参加该会开办的学校和诊疗所工作。1884年脱离礼贤会,后加入同善会(又称魏玛差会)。1893年,参加中华教育会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年会,会上发表《中国基督教教育问题》的演说,强调在传教中,传教士必须充分利用儒家思想,即“孔子加耶稣”的传教战略。1898年,德国强占青岛后即前往。次年卒于该地。著作颇丰,中文有《自西徂东》、《西国学校》、《教化议》、《人心论》、《性海渊源》等;外文有《儒学汇纂》、《中国宗教科学导论》、《孟子思想》等。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人 物 • 中国(包括来华传教士)
花之安Ernst Faber1839—1899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汉学家。德国人。先后在巴门神学院、巴塞尔大学、杜宾根大学求学。1864年受礼贤会派遣来中国,在广东传教,因喉疾言说困难而悉心研究中国文化,冀图借助文字传教。1884年退出礼贤会而加入同善会,迁居上海专事著述。1893年在上海中华教育会第一届年会上发表《中国基督教教育问题》,强调传教必须充分利用儒家思想。同年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研究会上,将中国儒学和历史向德语和英语国家作较系统介绍,在西欧负有盛名。主要中文著作有《自西徂东》、《西国学校》,英文德文著作有《儒学汇纂》、《中国宗教科学导论》、《孟子思想》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花之安Ernst Faber1839—1899  德国传教士,汉学家。1865年代表礼贤会到香港,后在广东内地传教。1880年与礼贤会脱离关系,独立传教。1885年加入同善会。次年赴上海。1898年德国占领青岛后,移居青岛。在中国从事传教活动三十多年,以“文字传教”为工作重点。著有《自西徂东》、《儒教汇纂》、《中国宗教导论》、《中国妇女的地位》等,被誉为“19世纪最高深的汉学家”。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