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E • é • 额
词条 | 额真 |
释义 | 额真 额真(é zhēn) 一译“厄真”。满语。汉译意为“主”。本为“阿哈”(奴仆)阶级的对称。渐变为官名,如“固山额真”(都统)、“牛录额真”(佐领)。最后专用作满族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相当于汉语“主”、“君”、“天子”。蒙古语中也有“额真”(《元朝秘史》写作“额毡”),其意义与满语同。 出处:语词卷 • E • é • 额 额真 满语,意为主、主人、主子、君主、宗主、皇帝。一作“厄真”、“阿真”、“额巾”,均同音异译。官名。原为阿哈(奴仆)的对称。后金时,八旗组织中有牛录额真(佐领)、甲喇额真(参领)等各种名目。皇太极天聪八年(1634年)修改八旗官名,除固山额真外,余均改为章京。清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额真之意为主,不应用作官名,改固山额真为固山昂邦。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额真 亦译“厄真”。满语,意为“主”。本为“阿哈”(奴仆)阶级的对称,即奴仆对家主的称呼,渐演变为官名,如“固山额真”(都统)、“牛录额真”(佐领)。最后专用作满族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相当于汉语“主”、“君”、“天子”。蒙古语中也有“额真”(《元朝秘史》写作“额毡”),其意义与满语同。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东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