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学卷 • 外国法律史 • 学说学派
词条 | 刑事古典学派 |
释义 | 刑事古典学派 刑事古典学派 亦称“旧派”。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映资产阶级刑法思想和刑事政策的刑法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意大利的贝卡里亚,英国的边沁,德国的费尔巴哈(Paul Johann Anselm von Feuerbach,1775—1833)、康德和黑格尔。该学派以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学说为基础,认为刑法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不是行为人。反对封建社会的特权和等级制度,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认为人具有意志自由,主张罪刑法定主义、罪刑相适应主义和刑罚人道主义。主张废除或者限制死刑,建立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适用轻刑,改良监狱;认为处罚罪犯是为了报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依照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为标准,不考虑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刑法典(如1810年《法国刑法典》)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该派思想,它对改革封建制度的刑法,确立现代刑法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出处:法学卷 • 外国法律史 • 学说学派 刑事古典学派 亦称“旧派”。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映资产阶级刑法思想和刑事政策的刑法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意大利的贝卡里亚,英国的边沁,德国的费尔巴哈(Paul Johann Anselm von Feuerbach,1775—1833)、康德和黑格尔。该学派以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学说为基础,认为刑法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不是行为人。反对封建社会的特权和等级制度,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认为人具有意志自由,主张罪刑法定主义、罪刑相适应主义和刑罚人道主义。主张废除或者限制死刑,建立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适用轻刑,改良监狱;认为处罚罪犯是为了报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依照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为标准,不考虑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刑法典(如1810年《法国刑法典》)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该派思想,它对改革封建制度的刑法,确立现代刑法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出处:法学卷 • 刑法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