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刑部
释义
刑部
刑部xínɡ bù  官署名。东汉尚书置二千石曹掌刑狱,三公曹掌决案。魏晋以后有都官、比部各曹。初设都官尚书,统都官、刑部、比部、司门各侍郎,后改都官尚书为刑部尚书,刑部遂为六部之一,掌国家法律、刑狱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历代相沿。惟唐天宝中一度改称宪部,旋复旧称,末改为法部。
出处:语词卷 • X • xínɡ • 刑
刑部  官署名。(1)掌管刑法的机构。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置,隶秋官府,以刑部中大夫为长官。隋初置都官部,开皇三年(583年)改为刑部,为尚书省六部之一,置尚书、侍郎各一人,领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唐与御史台、大理寺合称三司,会审重大案件。北宋初置判部事一人或二人,以御史知杂以上或朝官充任,掌复查大辟已决案件。元丰改制,并审刑院及纠察在京刑狱司归刑部、置尚书、侍郎掌部务。辽、金皆置。元隶中书省,设尚书三人,掌刑法政令诸事。明洪武元年(1368年)沿置,十三年罢中书省,直属皇帝,与都察院、大理寺合为三法司,会审重大狱案,设尚书、侍郎掌之。后改总部为宪部。清天聪五年(1631年)置。顺治元年(1644年)置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职。雍正十二年(1734年)后,常命亲王、郡王管部。嘉庆四年(1799年)定以大学士兼理部务,设满、汉尚书各一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法部。(2)隋代为都官部属部之一,置侍郎等官。唐、五代为刑部头司。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刑部  六部之一。掌管法律、刑狱等事务。秦汉掌刑法为廷尉,汉成帝始置尚书,下设二千石曹掌刑狱,三公曹掌决案。魏晋以后有都官、比部各曹。隋初设都官尚书,统都官、刑部、比部、司门各侍郎,后改都官尚书为刑部尚书,刑部遂为六部之一,掌国家法律、刑狱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历代相沿。唯唐天宝中一度改称宪部,旋复旧称,清末改为法部。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中国政治制度 • 古 代
刑部  中国古代中央司法机关。东汉尚书置二千石曹掌刑狱,三公曹掌决案。魏晋以后有都官、比部各曹。隋初设都官尚书,统都官、刑部、比部、司门各侍郎,后改都官尚书为刑部尚书,刑部遂为六部之一,掌国家法律、刑狱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历代相沿。惟唐天宝中一度改称宪部,旋复旧称,清末改为法部。《新唐书·百官志一》:“刑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律令、刑法、徒隶、按复谳禁之政。”
出处:法学卷 • 中国法律史 • 一般名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