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H • hé • 盖
词条 | 涸辙之鲋 |
释义 | 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 亦作“涸辙之鱼”。亦简作“涸鲋”。《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鲋,小鱼。后因以“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中待援的人。无名氏《四贤记·告贷》:“小生乌古孙良祯,遭家不造,被寇相侵,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庾信《拟咏怀》诗:“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 出处:语词卷 • H • hé • 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