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基
释义
刘基
刘基1311—1375  元末明初文学家。字伯温,号犁眉公,青田(今属浙江)人。元元统元年(1333年)进士,授高安县丞。历官江浙儒学提举、处州路总管府判。弃官归。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元璋聘为谋臣,擘划方略,多用其言。明洪武初官至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晚年为胡惟庸所谗,辞官归,忧愤而卒。正德间追谥文成。博学,尤精象纬术数。其诗恣纵有奇气,文则闳深肃括,与宋濂等开一代风气。词秀炼入神,为永乐以后诸家所不及。有《诚意伯文集》、《郁离子》。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明代作家
刘基1311—1375  明初青田(今属浙江)人。字伯温。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浙东元帅府都事等职。重视农战,认为治国“必以农耕而兵战”,“兵之与农,犹足与手,不可以独无”。指出对人民要“聚其所欲,而勿施其所恶”,要使他们各安其业。在货币理论上,强调国家权力的作用,认为靠“德政”、“威刑”就能使纸币通行无阻。著有《诚意伯文集》。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史 • 人物
刘基1311—1375  明浙江青田南田武阳村(今属文成)人,字伯温。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旋弃官隐居,著《郁离子》,揭露元末暴政。至正二十年(1360年)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为筹划用兵次第,参预机要。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年)为胡惟庸所谮,被免职,忧愤而死。一说被胡惟庸毒死。善文章,与宋濂齐名,有《诚意伯文集》等。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明
刘基1311—1375  明初军事谋略家。名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之为诸葛亮。元至顺年间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等职,镇压过农民起义。因反对招抚浙东方国珍而受责,弃官组织武装,与方国珍相抗。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聘至应天(今南京),陈时务十八策,又建议脱离小明王韩林儿,避免两线作战,先西后东各个破敌。辅佐朱元璋西灭陈友谅,东灭张士诚,迫降方国珍,举兵北伐,推翻元朝。明朝立国后,辅佐朱元璋立卫所军制,严肃法纪。授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洪武三年(1370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次年,辞官回乡。后为大臣胡惟庸所谮,忧愤成疾而卒(一说被胡毒死)。其军事谋略论述,辑于《诚意伯文集》。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