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安
释义
刘安
刘安约前179—前122  西汉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封阜陵侯,十六年,立为淮南王。好读书,善为文辞。吴楚七国反,阴谋举兵响应,因国相反对未遂。武帝即位后,暗中整治攻战武器,觊觎帝位。元狩元年(前122年)阴谋败露,举兵反未遂,旋自杀。宾客、列侯、大臣等受牵连被诛达数千人,国废,为九江郡。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撰《鸿烈》(后称《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又奉武帝命作《离骚传》,今佚。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秦、秦汉之际、西汉
刘安前179—前122  西汉思想家、哲学家。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封淮南王。心理学思想主要有:(1) 主张“志与心变,神与形化”的形神观,并以形体发生发展规律为依据,论证了形体在先,心理在后的事实。(2) 在心物观方面提出“知与物接”、“物至神应”的命题,并以镜水之喻,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心理可以全面而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3) 在情欲心理思想方面,提出“感而自然”、“以内乐外”、“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三种主张。(4) 在智能观上主张智与能相对独立的观点,并主张智能后天发展的观点,认为通过学习可以使智者更智,愚者变智,智能可以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5) 提出“天人相分”论,即将人性中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区分开来,在天性方面提出“纯朴无邪论”,在性习方面提出“忘本失真论”。主要著作有《淮南子》。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中国心理学史 • 人物
刘安前179—前122  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之孙,袭父封为淮南王。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才思敏捷,奉武帝命作《离骚传》。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鸿烈》(后称《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其内容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综合先秦道、法、阴阳等各家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道”所派生的,“道”是“覆天载地”,“高不可际,深不可测”而“含阴阳”的东西。认识上提出“物至而神应”,“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并强调后天的学问和教养。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但提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氾论训》)的观点。后以谋反事发自杀,受株连者达数千人。有集,已佚。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