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人物 • 外国
词条 | 弗兰克 |
释义 | 弗兰克 弗兰克(Paul T.Frankl,1887—1958) 奥地利装饰艺术运动家具设计师、建筑师、画家和作家。生于维也纳的富商家庭。于德国柏林工业学院完成学业后,在柏林和哥本哈根等地游历,1914年到美国纽约,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美学设计,先后以建筑师和画家的身份参与工作。20年代,在48街开设“弗兰克展示室”,后该展室成为美国现代设计的展示中心。后定居洛杉矶,继续从事建筑和设计事务。著有多部艺术设计的书籍并为杂志撰稿,主要有《新标尺:今天以文字和图片表现的装饰艺术》。 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人物 • 外国 弗兰克(August Hermann Francke,1663—1727) 德国教育家,虔信派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1694年任哈雷大学教授。认为人类灵魂的拯救依赖于虔信精神的培养与基督教知识的传授,故传教与教育并举,为社会各阶层儿童提供教育。1695年创办哈勒学园,重视实科,以直观方法施教,免费为贫家子弟提供教材。主张通过宗教教育和实用知识技能的传授,将儿童培养成掌握实际生活所需知识技能的虔敬、善良的基督徒。后开设科学学校、师范学校及文科中学等。著有《引导儿童获得真正虔敬智慧的简明教程》、《论儿童和少年的教育》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弗兰克(Hans Frank,1900—1946) 纳粹德国战犯、驻波兰占领区总督(1939—1945)。早年在多所大学读经济学和法学,后当律师。1927年加入纳粹党。1930年为国会议员。1933年纳粹党执政后先后出任和兼任巴伐利亚邦司法部长、德国司法专员、纳粹党法律事务全国领袖。1934年组建“德国法学会”,任会长。同年任不管部长。1939年起任德国驻波兰占领区最高行政长官(即驻波兰占领区总督)。任内强制推行经济压榨政策,残酷迫害、屠杀波兰人,参与实施灭绝犹太人的“最后解决”计划。1946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现代史 • 德国现代史 弗兰克 美国法学家,现实主义法学派中“事实怀疑论”支派的主要代表。历任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农业调整署顾问、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早期认为法律永远是不确定的。1949年起承认许多法律是确定的,法律规则应成为判决的指针,但仍对初审法院能否准确地确定事实表示怀疑。主要著作有《法与现代精神》、《初审法院:美国司法的神话与现实》等。 出处:法学卷 • 外国法律史 • 人物著作 弗兰克(James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人 物 弗兰克(César Franck,1822—1890) 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原籍比利时。就学于巴黎音乐学院。后任教堂乐长、管风琴师和巴黎音乐学院教授等职。创作上追摹巴赫复调风格,并发展传统和声、复调技术和单主题在乐曲各章中贯串发展的手法。1871年参与创建民族音乐协会,1886年任主席。丹第(Vincent d'Indy,1851—1931)、肖松等为其学生,并以其为中心形成法国乐派。作品有钢琴曲《前奏、圣咏与赋格》、钢琴与乐队《交响变奏曲》、《D小调交响曲》、《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以及清唱剧《至福》等。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人物 • 外国 弗兰克(Leonhard Frank,1882—1961) 德国小说家。当过工人、司机、漆匠和杂务工。在慕尼黑学过美术。1915年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逃亡瑞士,战后专事写作。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流亡瑞士、法国、英国、美国,1950年返回慕尼黑。1914年出版自传体长篇小说《强盗帮》,通过12个男孩受惊险小说影响,结伙劫富济贫的故事,批判了当时的社会教育。1918年出版中篇小说集《人是善良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拥护革命。代表作短篇小说《卡尔和安娜》讲述一个遣返战俘的故事,曾被改编为剧本和电影。还写有长篇小说《心在左边》《三百万中的三个》《原因》,中篇小说《在最后一节车厢里》等。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德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