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词条 | 弗莱 |
释义 | 弗莱 弗莱(Roger Fry ,1866—1934) 英国美学家、艺术批评家。曾就学于剑桥大学。后去巴黎学习绘画。以后印象主义绘画为依据,提出形式结构是艺术品最基本性质的美学理论。认为审美感情是一种由于形式的某种关系而引起的特定的深刻的感情,线条、色彩和明暗等组成的某种纯形式关系是一种具有永恒性的东西;这种纯形式关系排斥了有关现实生活的种种考虑、联想与行动,使欣赏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对它的感受和想象。主要著作有《视觉与构图》《艺术家和心理分析》《变形》等。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弗莱(Northroy Fry ,1912—1991) 亦译“弗拉亥”。加拿大文学评论家、美学家。1933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后任多伦多大学教授。认为文学批评有一个中心模式,即原型,凭藉这个原型可使文学批评系统化。认为原型在文学中是独立交际的单位,可以是意象、主题、人物,也可以是结构单位,但必须是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约定俗成的语义联想。认为整个西方文学发展史是原型象征不断置换变形、有规律演变的过程,各类文学作品只是以不同方式讲述同一神话原型的不同部分与阶段。主要著作有《象征主义的三种意义》《批评的解剖》《同一的寓言》《论文学、神话与社会》等。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弗莱(Northrop Frye,1912—1991) 加拿大文学理论家。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36年被任命为协和教会牧师。后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1940年获文科硕士学位。多年在维多利亚学院任教,后任院长,1978年起任多伦多大学名誉校长,被加拿大和美国30多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文学理论著作有《可怖的对称:威廉·布莱克研究》《批评的剖析》《T.S.艾略特》(4卷)《自然的展示:莎士比亚喜剧与传奇剧的发展》《时代的傻子:莎士比亚悲剧研究》《顽强的结构:文学批评社会研究》《批评的道路》《文学与圣经》(2卷)等。其中《批评的剖析》打破了“新批评”的统治局面,为结构主义批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1958年获洛恩·皮尔斯勋章。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加 拿 大 弗莱(Christopher Fry,1907—2005) 英国剧作家。是贵格会教徒,一生信奉和平主义。1929年开始戏剧创作。受艾略特影响,致力于恢复英国诗剧传统。剧作《这位女子烧不得》写士兵孟迪普从英法“百年战争”的战场上失望归来,适逢无辜女子简内特因做科学试验被控巫术惑众,即将处以火刑,孟迪普挺身而出,成功营救简内特,自己在精神和情感上也因而获得再生。此剧1948年上演后轰动一时。后连续发表剧本《被纪念的维纳斯》《囚犯的一宿》《夜色轻柔》《满园阳光》等。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英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