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词条 | 淮北反“扫荡” |
释义 | 淮北反“扫荡” 淮北反“扫荡”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淮河以北地区粉碎日伪军“扫荡”的作战。1942年11月14日起,日伪军6 000余人在飞机、坦克、汽艇、骑兵配合下,由泗县、宿迁、淮阴(今淮安)、五河、盱眙等地向淮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半城、青阳反复合击,增设据点,修复公路,分割封锁,反复“清剿”。新四军第4师留一部兵力配合地方武装和民兵就地坚持;主力跳出合围圈,转至日伪军的侧翼和后方进行破袭战,积极开展斗争。12月9日夜,进占青阳、归仁集、金锁镇等地日军1 000余人,分三路合击朱家岗。新四军第4师第9旅第26团扼守村寨,与其激战终日,毙伤280余人,日军余部狼狈溃逃。第4师主力及地方武装,乘胜扩大战果,粉碎其“扫荡”。至12月16日,反“扫荡”历时33天,作战30余次,歼日伪军近800人,拔除青阳、金锁镇、马公店等据点,巩固和扩大了淮北抗日根据地。 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淮北反“扫荡”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淮河以北地区粉碎日伪军“扫荡”的作战。1942年11月14日起,日伪军6 000余人在飞机、坦克、汽艇、骑兵配合下,由泗县、宿迁、淮阴(今淮安)、五河、盱眙等地向淮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半城、青阳反复合击,增设据点,修复公路,分割封锁,反复“清剿”。新四军第四师留一部兵力配合地方武装和民兵就地坚持;主力跳出合围圈,转至日伪军的侧翼和后方进行破袭战,积极开展斗争。12月9日夜,进占青阳、归仁集、金锁镇等地日军1 000余人,分三路合击朱家岗。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第二十六团扼守村寨,与其激战终日,毙伤日军280余人,日军余部狼狈溃逃。第四师主力及地方武装乘胜扩大战果,粉碎其“扫荡”。至12月16日,反“扫荡”历时33天,作战30余次,歼日伪军近800人,拔除青阳、金锁镇、马公店等据点,巩固和扩大了淮北抗日根据地。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军队、战争 • 战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