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中国心理学史 • 人物
词条 | 刘智 |
释义 | 刘智 刘智(约1660—1730) 清初伊斯兰教学者。字介廉,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回族。初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道经书,后钻研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专门研究伊斯兰教义。心理学思想主要有:(1) 在形神观方面,主张“体窍既全而灵活生”的命题,肯定先有形体,后有心理,“体窍”是心理活动的基础。(2) 主张“随厥形化而运其机”的发展观,探索形体与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3) 在主脑说中提出“大脑的总觉作用和功能定位”的思想。大脑的总觉作用,是指人的各种感官和脏腑都“各有所司”,大脑则统摄各个器官。在脑功能定位方面,认为五种认知(知觉)总觉、想、虑、断、记均与大脑的一定部位相联系。(4) 提出10种知觉的表现形式,五种寓于外,视、听、尝、嗅、触,寄之于耳、目、口、鼻、肢体,另五种寓于内,总觉、想、虑、断、记,其位总不离于脑。(5) 提出十情说、情两端说和顺逆说。(6) 在性习心理思想方面,提出十德说和六品说。主要著作有《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和《天方字母解义》。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中国心理学史 • 人物 刘智(约1660—约1730) 清初伊斯兰教学者。字介廉,晚年自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回族。初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道经书,后钻研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专门研究伊斯兰教义。融合伊斯兰教基本思想、苏非主义和宋儒“天人性命”之学,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思想体系。著译较多,流传的有《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天方至圣实录》三部关于理学、教义教法和史学的专著,另有《天方三字经》、《五功释义》、《五更月偈》、《天方字母解义》等。清末民初,甘肃临潭人马启西吸取其著作中有关苏非主义思想,建立西道堂,尊其为道祖。 出处:宗教卷 • 伊斯兰教 • 人 物 • 中 国 刘智(约1660—1730) 清初伊斯兰教学者。字介廉,晚年自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回族。初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道经书,后钻研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专门研究伊斯兰教义。融合伊斯兰教基本思想、苏非主义和宋儒“天人性命”之学,形成独具特色的伊斯兰教思想体系。著作及翻译较多,流传的有《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五功释义》等。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西北地区 刘智(约1660—1730) 清初伊斯兰教学者。字介廉,晚年自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回族。初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道经书,后钻研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专门研究伊斯兰教教义。融合伊斯兰教基本思想、苏非主义和宋儒“天人性命”之学,形成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思想体系。著作及翻译较多,流传的有《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五功释义》等。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