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❶称同胞而后生之男子,对“兄”而言。古代也或称妹为“弟”。《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❷泛指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如:表弟;堂弟。
  ❸朋友相互间的谦称。杜甫《狂歌行赠四兄》:“贤者是兄愚者弟。”后多用于书信中。
  ❹弟子;学生。如:师弟。《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也学那圣门高弟隐几而卧。”
  ❺同“第”。古代次第字本作“弟”。《说文·弟部》:“弟,韦束之次弟也。”《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高诱注:“弟,次也。”
  ❻通“第”。但。《史记·五帝本纪》:“顾弟弗深考。”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弟,但也。”
  另见tí,tì,tuí。
出处:语词卷 • D • dì • 弟
  同“悌”。《荀子·王制》:“劝教化,趋孝弟。”  另见dì,tí,tuí。
出处:语词卷 • T • tì • 弟
  见“弟靡”。  另见dì,tì,tuí。  弟靡tí mí 亦作“靡”。柔顺。范成大《过鄱阳湖次游子明韵》:“我今靡共波流。”  另见tuí mí 。
出处:语词卷 • T • tí • 弟
tuí  见“弟佗”、“弟靡”。  另见dì,tí,tì。
出处:语词卷 • T • tuí • 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