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预防医学 • 流行病学
词条 | 飞沫传播 |
释义 | 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 可引起传染的一种传播途径和方式。病原体随咳嗽、喷嚏或谈话时喷出的微细唾沫离开传染源,被易感者吸入体内而受感染。分:(1)经飞沫传播。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局限于传染源周围,只能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在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车站、临时工棚、监狱等较易发生。对环境抵抗力较弱的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百日咳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常经此方式传播。(2)经飞沫核传播。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因失去水分而成为由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至远处。结核杆菌等耐干燥的病原体可经飞沫核传播。(3)经尘埃传播。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凡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胞均可通过尘埃传播。戴口罩、不随地吐痰,或在咳嗽时养成用手帕掩护口鼻的卫生习惯,对防止这种传播有一定效果。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预防医学 • 流行病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