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词条 | 张学良 |
释义 | 张学良 张学良(1901—2001) 爱国将领,东北军首领。字汉卿,号毅庵,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讲武堂。在奉军历任上校团长、上将军团长。曾率部参加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并与北伐军作战。其父张作霖死后,于1928年7月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2月,不顾日本和亲日派的阻挠,毅然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1930年9月,挥军入关,帮助蒋介石战胜冯玉祥、阎锡山的反蒋军。10月,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日军迅速侵占东北三省。1932年8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1933年3月,热河省(今并入辽宁、河北、内蒙古)被日军侵占,遭到全国舆论谴责,代蒋受过,辞职并出访欧洲。1934年2月,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副司令。1935年3月,任武昌行营主任。10月,任西北“剿总”副司令。1936年4月,在肤施(今延安)与周恩来会谈,达成了与红军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为逼蒋抗日,与杨虎城一起于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提出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八项主张,通电全国,并致电中共中央。17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与张、杨共商救国大计,一致同意和平解决。并与蒋的代表宋美龄、宋子文达成停止“剿共”、改组国民政府、共同抗日等六项协议。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走向全民抗战奠定了基础。25日,张伴送蒋回南京后被扣留,并交军事法庭审判。先后被囚于浙、赣、湘、黔、川等地,1946年11月移至台北幽禁。2001年病逝于美国。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张学良(1901—2001) 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字汉卿,号毅庵。张作霖长子。1919年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历任奉军营、团、旅、师、军、军团长、空军司令等职。1928年6月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2月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1930年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日军很快侵占东三省。1933年3月通电下野,出国疗养。1934年2月任豫鄂皖三省“剿总”副司令。1935年3月任武昌行营主任,10月兼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1936年4月与中共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12月12日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抗日八项主张,逼蒋抗日,奠定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的政治基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亲自陪同蒋介石回南京,被蒋介石扣留,长期软禁。1949年被转至台湾继续软禁。1991年获准赴美探亲,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