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R • rě • 若
词条 | 若 |
释义 | 若 若(rě) 见“般若”。 另见ruò。 出处:语词卷 • R • rě • 若 若(ruò) ❶顺从。《诗·小雅·大田》:“曾孙是若。” ❷选择。《国语·晋语二》:“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 ❸奈。如:若何?若之何? ❹及;到。《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 ❺乃;才。《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❻如;像。《孟子·梁惠王上》:“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❼和;与。《墨子·经下》:“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 ❽假如。《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❾或者。《左传·定公元年》:“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史记·吴王濞列传》:“其以军若城邑降者,卒万人,邑万户,如得大将。” ❿至于。《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⓫尔;汝。《史记·淮阴侯列传》:“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⓬此;如此。《论语·宪问》:“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⓭作词助,犹“然”。《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郑玄笺:“沃若,犹沃沃然。” ⓮海神名,即海若。《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⓯香草名。即杜若。宋玉《神女赋》:“沐兰泽,含若芳。” ⓰姓。汉代有若章。 另见rě。 出处:语词卷 • R • ruò • 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