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管理学卷 • 技术创新管理 • 技术战略
词条 | 创造性毁灭 |
释义 | 创造性毁灭 创造性毁灭 见“熊彼特学说”。 出处:管理学卷 • 技术创新管理 • 技术战略 创造性毁灭 美国熊彼特(J. A. Schumpeter, 1883—1950)在其创新理论中提出的一个论断。他把由于创新而带来的不断地从经济体系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过程称为“创造性毁灭过程”,或称为“创造性破坏过程”、“产业突变”。认为,经济发展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一切改变或替代传统方式和打破原来均衡状态的内部变革,它不再是原有传统过程的重复和继续,而是一种跳跃,对传统过程的替代。经济发展强调的是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更新,社会制度的进步与创新以及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创新好似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它造成了毁灭,即对旧的过程的破坏,但它又是创造性的,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在就业方面和社会福利方面,都是创造性大于毁灭性。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经济社会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