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富饶。《国策·秦策一》:“西有巴、蜀、汉中之利。”
❸顺利。《易·谦》:“无不利,█谦。”《史记·项羽本纪》:“时不利兮骓不逝。”
❹锋利。与“钝”相对。如:坚甲利兵。《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
❺利润;利息。《史记·越王句践世家》:“逐什一之利。”
❻通“痢”。腹泻。《三国志·魏志·华佗传》“阿从佗求可服食益于人者”裴松之注引《华佗别传》:“〔李覃〕餐伏苓,饮寒水,中泄利。”
❼姓。汉代有利乾。
出处:语词卷 • L • lì • 利
词条 | 利 |
释义 | 利 利(lì) ❶利益。与“弊”、“害”相对。如:有利无弊。《论语·宪问》:“见利思义。”亦谓有利,方便。如:利国利民。《韩非子·问田》:“窃以为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 ❷富饶。《国策·秦策一》:“西有巴、蜀、汉中之利。” ❸顺利。《易·谦》:“无不利,█谦。”《史记·项羽本纪》:“时不利兮骓不逝。” ❹锋利。与“钝”相对。如:坚甲利兵。《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 ❺利润;利息。《史记·越王句践世家》:“逐什一之利。” ❻通“痢”。腹泻。《三国志·魏志·华佗传》“阿从佗求可服食益于人者”裴松之注引《华佗别传》:“〔李覃〕餐伏苓,饮寒水,中泄利。” ❼姓。汉代有利乾。 出处:语词卷 • L • lì • 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