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
豆科。落叶半灌木。根黄色。羽状复叶,小叶通常15~21枚。夏季开花,花冠蝶形,白色或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荚果呈不明显的串珠状,有1~5枚种子。分布于中国各地;亦见于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西伯利亚。有时栽植,作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之用。皮可提纤维,供织麻袋等用;种子可榨油;根入药,性寒、味苦,功能清热燥湿、杀虫,主治痢疾、痔血、湿热黄疸、疥癣、湿疮、皮肤瘙痒等症。出处:生命科学卷 • 植物部分 • 被子植物 • 双子叶植物
苦参(
Sophoraflavescens)
豆科。落叶半灌木。根黄色。羽状复叶,小叶通常15~21枚。夏季开花,蝶形花冠,淡黄色,总状花序。荚果呈不明显的串珠状,有1~5粒种子。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亦产于朝鲜半岛、日本及俄罗斯西伯利亚。有时栽植,作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之用。皮可提纤维,供织麻袋等用;种子可榨油;根入药,性寒、味苦,功能清热燥湿、杀虫,主治痢疾、痔血、湿热黄疸、带下、阴痒、疥癣、湿疮、皮肤瘙痒等症。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根碱、氧化苦参碱、槐胺碱、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皂苷、醌类化合物等,有抗心律失常、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心肌缺血、降血脂、抑菌、杀灭阴道滴虫、杀灭阿米巴原虫以及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方 药 学 • 中草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