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通“弼”。辅弼。《诗·周颂·敬之》:“佛时仔肩。”郑玄笺:“佛,辅也。时,是也。仔肩,任也。”  另见bó,fó,fú。
出处:语词卷 • B • bì • 佛
  通“勃”。兴起。《荀子·非十二子》:“佛然平世之俗起焉。”杨倞注:“佛,读为勃。勃然,兴起貌。”  另见bì,fó,fú。
出处:语词卷 • B • bó • 佛
  梵文buddha(佛陀)音译的略称。亦译“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意译“觉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两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一般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认为其数甚众。  另见bì,bó,fú。
出处:语词卷 • F • fó • 佛
佛〔彿、髴〕  见“仿佛”。   另见bì、bó、fó。
出处:语词卷 • F • fú • 佛
  梵语buddha(佛陀)音译的略称。亦译“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意译“觉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达到声闻、缘觉者缺后两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一般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认为其数甚众,如燃灯佛、弥勒佛、阿v 佛、药师佛、阿弥陀佛、毗卢佛(大日佛),以及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等。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佛、菩萨、诸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