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利率理论
释义
利率理论
利率理论  解释收益率曲线形状的理论。主要有预期理论和市场分割理论。(1)预期理论。有多种形式:纯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期限偏好理论。三个理论都对短期远期利率的行为做了假定,并假设当前长期合约中的远期利率与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有紧密的联系。区别在于:其他因素是否会影响远期利率,如果影响,那么影响的方式是什么。纯预期理论认为,远期利率唯一代表了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因此,给定时间点,一个完整的期限结构反映出市场对于未来短期利率的当前预期。流动性理论(又称期限结构的流动性理论)认为,如果长期利率高于预期的未来平均利率,且高出的溢价部分与到期期限正相关,那么投资者将愿意持有期限更长的债券,即远期利率应反映利率预期和流动性溢价(真实风险溢价),且期限越长溢价更高。期限偏好理论认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是由未来利率的预期和风险溢价共同决定的,斜率为正还是为负,都会引起市场参与者根据他们的期限偏好进行转变。根据该理论,收益率曲线可能向上倾斜、向下倾斜或呈水平、拱形。流动性理论和期限偏好理论有时被称为有偏差的预期理论。(2)市场分割理论。倡导者是卡伯特森(Culbertson),认为预期理论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因此也不存在预期形成的收益曲线;事实上整个金融市场是被不同期限的债券所分割开来的,而且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完全不能替代。认为,由于存在法律、偏好或其他因素的限制,投资者和债券的发行者都不能无成本地实现资金在不同期限的证券之间的自由转移。因此,证券市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无差别的市场,而是分别存在着短期市场、中期市场和长期市场。不同市场上的利率分别由各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当长期债券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高于短期债券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时,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相反,当长期债券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低于短期债券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时,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
出处:管理学卷 • 金 融 学 • 固定收益证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2: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