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指寺庙里做杂务的人。《喻世明言·简帖僧巧骗皇甫妻》:“这汉原是州东墦台寺里一个和尚,苦行便是墦台寺里行者。”
❸谓以常人所难以忍受的生活折磨自己。吕岩《沁园春》词:“不在劳神,不须苦行,息虑忘机合自然。”
出处:语词卷 • K • kǔ • 苦
词条 | 苦行 |
释义 | 苦行 苦行(kǔ xínɡ) ❶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指用受冻、挨饿、拔发、裸形等折磨自己身心的行为。李贽《复邓石阳书》:“今之学佛者,非学其弃净饭王之位而苦行于雪山之中也,学其能成佛之道而已。” ❷指寺庙里做杂务的人。《喻世明言·简帖僧巧骗皇甫妻》:“这汉原是州东墦台寺里一个和尚,苦行便是墦台寺里行者。” ❸谓以常人所难以忍受的生活折磨自己。吕岩《沁园春》词:“不在劳神,不须苦行,息虑忘机合自然。” 出处:语词卷 • K • kǔ • 苦 苦行 宗教修行方法。一般指实行自制,拒绝物质福利和感官上的享受,忍受环境的压迫以及自我折磨等,认为可以获得解脱。佛教称此为头陀。相传释迦牟尼初出家时,曾入深山静坐树下,日吃少许麻米,苦行六年,以致身体干枯。后放弃苦行,主张不苦不乐的中道行。亦称僧人入山修道和在寺中专事劳作的净人(未出家)为“苦行”。《传灯录·丰干章》:“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礼仪、节日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