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化工轻工纺织卷 • 化学工程
词条 | 制冷 |
释义 | 制冷 制冷 亦称“致冷”。人工制造低温(低于环境温度)技术的通称。利用液态工质(如氨、氟利昂等)产生-100℃以上冷效应的称“制冷”;利用气态工质(如空气、氧、氮、氢、氦等)膨胀后获得-100℃以下冷效应的称“低温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压缩式和吸收式,其共同的原理是利用液体蒸发时吸取四周热量的作用以造成低温。低温技术还可通过氦稀释、绝热退磁等方法获得0.3开以下的超低温。制冷是物品冷藏、空气分离、气体液化和冷冻医疗等技术的基础,可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创造必需的低温条件,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条件。 出处:化工轻工纺织卷 • 化学工程 制冷 亦称“致冷”。人工制造低于环境温度技术的通称。常对利用液态工质(如氨、氟利昂等)产生冷效应的称“制冷”,对利用气态工质(如空气、氧、氮、氢、氦等)膨胀后获得冷效应的称“低温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压缩式和吸收式,其共同的原理是利用液体蒸发时吸取四周热量的作用以造成低温。低温技术还可通过氦稀释、绝热退磁等方法获得0.3开以下的超低温。制冷是物品冷藏、空气分离、气体液化和冷冻医疗等技术的基础,可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创造必需的低温条件,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条件。 出处:机械电气卷 • 机械工程 • 动力机械 • 通用机械 制冷 亦称“致冷”。人工制造低温(低于环境温度)技术的通称。常对利用液态工质(如氨、氟利昂等)产生-100℃以上冷效应的称“制冷”;对利用气态工质(如空气、氧、氮、氢、氦等)膨胀而获得-100℃以下冷效应的称“低温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压缩式和吸收式,其共同的原理是利用液体蒸发时吸取四周热量的作用以造成低温。低温技术还可通过氦稀释、绝热退磁等方法获得0.3开以下的超低温。制冷是物品冷藏、空气分离、气体液化和冷冻医疗等技术的基础,可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创造必需的低温条件,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条件。 出处:能源科学卷 • 终端用能 • 工业用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