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概念
词条 | 制度学派 |
释义 | 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 西方经济学派之一。主要代表有美国凡勃伦、康蒙斯等。采用历史方法、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行为主义来研究经济现象。认为社会经济过程不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而取决于“人类社会制度”,如私有财产、法律、宗教等,制度是人类本能与外部环境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习惯,经济科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制度累积的进化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加尔布雷斯等发展为新制度学派。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概念 制度学派 一种把制度看成有至高无上作用的经济学派和社会学派。强调制度因素对经济生活的作用,注重从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方面说明现实经济运行及发展趋势。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代表有凡勃伦、米契尔(Wesley Clair Mitchell, 1874—1948)、康蒙斯(John Rogers Commons, 1862—1945)等。依据进化论和行为主义来研究经济现象,称社会经济过程不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而取决于人类社会制度,如私有财产、家庭、法律、宗教、竞争等;同时又将制度解释为人类本能与外部环境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习惯。认为经济科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制度累积的进化过程,因而从事个别制度的烦琐钻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尔布雷斯和博尔丁(Kenneth Ewart Boulding, 1910—1993)等人发展了制度学派的论点,被称为新制度学派。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经济社会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