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C • chán • 渐
词条 | 渐 |
释义 | 渐 渐〔漸〕(chán) 通“巉”。《诗·小雅》有《渐渐之石》篇。 另见jiān,jiàn,qián。 出处:语词卷 • C • chán • 渐 渐〔漸〕(jiān) ❶流入。《书·禹贡》:“东渐于海。” ❷沾湿;浸渍。《诗·卫风·氓》:“渐车帷裳。”《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引申为浸润。《汉书·董仲舒传》:“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 ❸欺诈。《书·吕刑》:“民兴胥渐。”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渐亦诈也。言小民方兴相为诈欺。” 另见chán,jiàn,qián。 出处:语词卷 • J • jiān • 渐 渐〔漸〕(jiàn) ❶逐渐;徐进。如:日渐减少;渐入佳境。《易·坤》:“其所由来者渐矣。” ❷事物发展的开端。如:防微杜渐。 ❸加剧。《书·顾命》:“疾大渐。” ❹疏导。《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禹之功大矣,渐九川。”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渐者,亦引进通导之意也。” ❺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巽上。《易·渐》:“象曰:山上有木,渐。”孔颖达疏:“木生山上,因山而高,非是从下忽高,故是渐义也。” ❻渐水。(1)即渐江水。古水名。见《汉书·地理志》。一作渐水,见《说文·水部》。即今安徽、浙江境内的新安江及其下游的钱塘江。(2)一名澹水、兴水、鼎水。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东南流入沅水。《汉书·地理志》武陵郡索县:“渐水东入沅。” 另见chán,jiān,qián。 出处:语词卷 • J • jiàn • 渐 渐〔漸〕(qián) 通“潜”。见“湛渐”。 另见chán,jiān,jiàn。 出处:语词卷 • Q • qián • 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