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刺激-反应理论
释义
刺激-反应理论
刺激-反应理论stimulusresponse theory  即“多拉德和米勒人格理论”。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学派、理论、术语
刺激-反应理论  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奠基人华生(JohnB.Watson,1878—1958)20世纪初期在巴甫洛夫(ИванПетровичПавлов,1849—1936)条件反射实验的影响下,提出“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又称为“行为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复杂行为可以被分解为两部分:刺激和反应。而人的行为是受到刺激的反应。学习的实质是形成习惯,而习惯是通过学习将对刺激做出散乱、无组织、无条件的反应,变成有组织、确定的条件反应的过程。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消费者的外部刺激来自于环境刺激和营销刺激,而消费者的反应则是其种种决策,如购买什么、购买多少、向谁购买、何时购买和在哪购买等(见下图)。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消费者接受的刺激及其行为反应,以进一步研究消费者“黑箱”中的行为机制。
刺激-反应模型
出处:管理学卷 • 营销管理 • 市场研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