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刺绣
释义
刺绣
刺绣cì xiù  一种手工艺,用彩色丝线在丝织品或布上绣成花鸟、景物等。
出处:语词卷 • C • cì • 刺
刺绣  在织物上以色丝和线绣出花纹图案或字形的中国民族传统工艺品。分手工刺绣及机绣两大类。前者是对固定于绷架上的织物,按画稿绣上图形;后者是织物固定于机框上,由计算机控制机框作纵、横向的平面运动,而绣针作垂直方向的运动,绣成图形。中国绣花历史悠久,其中较为驰名的有四种:(1)苏绣,流传于上海、苏南地区;(2)湘绣,流传于湖南地区;(3)粤绣,流传于广东地区;(4)蜀绣,流传于四川成都地区。此外,还有北京的京绣、东北的缉线绣、山东的鲁绣、开封的汴绣、杭州的杭绣、温州的瓯绣、福建的闽绣、贵州的苗绣等,都各有渊源与特色。中国的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亦都有各自独特的刺绣工艺品。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绣、纳绣、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大多用作家用纺织品、服装装饰用品、工艺美术品等。
出处:化工轻工纺织卷 • 纺  织 • 纺织品
刺绣  用针在织物上以色丝和线等绣出花纹的工艺。见于世界各地、各民族。分手工绣和机绣两大类。前者是对固定于绷架上的织物,按画稿绣上图形;后者是将织物固定于机框上,由计算机控制机框作纵、横向平面移动,而绣针作垂直方向运动,绣成图形。中国的刺绣工艺至少有两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称“黹”、“针黹”、“针绣”,俗称“绣花”,因多为妇女所为,又称“女红”。《尚书》有“黼黻绣”的记载,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墓出土的战国时刺绣已十分精美。之后历代均有发展,明代尚画绣,有传世闻名的顾绣,清代以降,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品种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还有京绣、瓯绣、鲁绣等,各具地方特色。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也各有独特的刺绣工艺。刺绣技法丰富多彩,包括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常用于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装以及枕套、台布、靠垫、屏风、壁挂等装饰品。
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名词术语
刺绣  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或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底布)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中国刺绣起源甚早,相传“舜令禹刺五彩绣”,夏、商、周三代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但多用于衣饰。早期出土的纺织品中,有湖北江陵出土的以多彩色丝绣出蟠龙飞凤、龙凤相蟠纹和龙凤虎纹。汉代刺绣已有很高水平,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丝织品,有不少刺绣用绢、罗作绣料,用锁绣法绣成“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等纹样。三国时期有用刺绣作地图的记载。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南海少女卢眉娘,在一尺绢上绣出《法华经》七卷。宋代创造了平线绣法,逐步形成丝绣准则,在绣品风格上设色丰富,施针匀细,同时盛行用刺绣作书画、摆饰等。元明两代,刺绣规模继续扩大,刺绣技艺又有进一步提高,元代已将人物故事题材刺绣于民间服饰上。北京定陵出土的明代刺绣百子图绣衣,千姿百态,极为细腻。明清之际,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生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等名绣,各具独特风格,沿传至今。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工艺 • 织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01:46